潘小鳳站起來,大聲嚷嚷道:“姓劉的,你給我站出來,是個男人就不要躲躲藏藏!”
然後,屋裏的那一對新婚夫婦就被驚動了。
葉小樓只能偷偷地溜走,把劉弘毅和潘小鳳兩個人當作炮灰留在那裏頂缸。
這麽做,對于她個人來講,是挺對不住小夥伴的一件拙事,可是,為身份所累,她只能顧全大體,獨個兒溜走,而且,不做解釋。
至于事後劉弘毅和潘小鳳能不能理解一位公主流落民間獨有的苦衷,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葉小樓不屑低下頭來向着小孩子們多做辯解。
她對潘小鳳的混球舉動,竟然也沒覺得生氣。
她本來就是居高臨下俯視小鳳姑娘的,小鳳默認就是個沒文化的大笨蛋,葉小樓原本也就沒指望着小鳳姑娘能幹出啥好事情來……當小樓居高臨下俯視小鳳的時候,小鳳的任何缺陷,都是默認該有的,反過來講,小鳳的任何一項優點,比如熱情和忠誠,都是值得嘉勉的。
袁璧青自己并不知道,其實,她這種動不動就喜歡鳥瞰別人的俯視态度,就是與生俱來的所謂高人氣質。這種氣質使得她胸懷比常人更加寬闊,慣能容得下各種比潘小鳳還要奇葩的屬下。同時,也令她倍感孤獨寂寥。所有的大叔和小夥伴,都被她不自覺地踩在腳下俯視,彼此之間拉開了鴻溝般的距離。在她的身邊,再也無人可以親近。
劉弘毅卻是個平凡和樸素的性子。一聽見潘小鳳胡說八道,立即就蹿了出來,想要捂住她的嘴巴,然後狠狠地踢她屁股。
但是,在猛踢潘小鳳那個白癡之前,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掩護葉小樓逃跑。
“小樓你快走!我留下!”劉弘毅一邊說,一邊把小樓向着黑黢黢的牆根那頭。輕輕推了一把。
然後他便挺身走了出去,站在別人的農家小院當中,大聲朝着潘小鳳罵道:“潘小鳳!我跟你無冤無仇!你為何要苦苦相逼!”
這話一出,屋子裏面正在起床準備沖出門來做賊的那一戶農家,七八口人,原本正在發出的各種悉悉索索、乒乒乓乓響動,立刻就停止了,整個小院內,暫時出現了一種奇怪的靜谧。
這家小院雖然是清貧農家。造不起前三後三的青瓦大房子,确也嚴格遵行了中國式院落的明三暗五布局規則。
中國式院落的布局規矩,十分講究位置和風水關系。窮人也是信風水的。為了早日脫貧。窮人在風水堪輿方面的着重度。有時甚至比土豪地主更考究。畢竟土豪世家不大在乎支房旁系的發展,依附于主體大屋周圍的附加建築,往往修造的比較随心所欲。
偏偏是最窮的農戶,反而最是考究。
這片農家小院,當中橫着唯一的一間大瓦房作為堂屋,周圍圍繞着[h]型展開的幾列草屋。堂屋就是h當中的那一橫。h前面的左右兩豎。便是東廂和西廂。合起來構成前院。h後面的兩豎,鏡像與前院對稱,構成了後院。
人丁更加單薄一些的家庭,會出現山型布局,也就是只有前院三間。沒有後院。
正經的人家,使用這樣的h布局。就被成為明三暗五,或者明三暗七。因為從院門正門望去,只能看見前院的三間。後院的側屋,是藏在暗處瞧不見的。
當中h一橫也是三間大屋連成的,當中是堂屋,東頭是主人房,西頭是廚房。
新郎官住在前院東廂。
葉小樓只需要從h的東側翻牆出去,身在院外之後,再順着牆根溜到大門口來,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叩門而入,此事也就算順利解決好了。
劉弘毅跟潘小鳳站在庭院中央大聲吵鬧,吸引主人家的注意力。
當潘小鳳鬧出動靜來之後,這戶農家的全家上下一時間都被驚醒,悉悉索索的穿衣趿鞋,乒乒乓乓舉棍執仗,立刻就要沖出來拿賊。倘若賊勢稍大,還會敲打銅鑼或者梆子,示警着急鄰裏救助。
這時候,當劉弘毅喊出“潘小鳳”的名字來時,大家忽然就安靜了。
潘小鳳雖然歲數不大,這個名字在南江縣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就是個惹不起的混世太保小魔頭啊!
東廂的小夫妻立即放棄了沖出來的打算。
正屋裏住的大爺和大媽也放下了棍棒,披上衣服,吱呀一聲推開門,邁過門檻走了出來。
農家大爺拿胳膊肘兒杵了大媽一下,暗示由她來開口打個問訊。
大媽便笑容滿面的道:“喲!瞧瞧這是誰家的姑娘!原來是大表姐啊!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您怎麽來了啊?有啥子事嗎?”
大媽沒文化,不會說話。她便說不出“大駕光臨、蓬荜生輝”之類的斯文話來。
黃鼠狼給雞拜年之語,她又不敢說。
一着急,遍口不擇言,憋了個夜貓子進宅出來。這句話其實還是挺符合當下實際情況的。大媽的臉上雖然堆笑,心裏卻有怨氣。作慣了潑婦的川東村婦,說話自然是喜歡帶刺。于是,她便把氣氛搞得囧了起來。既不像熱情待客的樣子,又不完全像是要打架或者吵架。
劉弘毅雖然年少,身上卻穿着時下裏纨绔子弟們流行的黑綢衫子,腰間還挎着一具皮質的盒子槍套。
大爺一眼就瞧見了。心中正在驚悚。
耳聽得老伴兒說話不中聽,唯恐刺激到土匪或者闊少發飙,趕忙兒打圓場道:“來了就是客!請到屋裏坐!媳婦兒,出來掌燈啊!婆娘,你去廚房生火,煮兩碗荷包蛋來。”
這年月,農村裏最喜歡拿荷包蛋出來待客。
據說,川東山區的寡婦們,有時侯也會客串私娼,拉客的宣傳口號就是:“來呀!五個銅元過一夜,早上還送你個加了糖的荷包蛋吃,甜得很呢!”
這時候,潘小鳳倒也不跟人家客氣,大咧咧地道:“兩碗不夠!要三碗!我姐還在院門外面呢!”
農夫一家人趕緊開了院門去迎,就看見葉小樓兩只腳上都是泥,低着頭站在外面發囧。
劉英和賀彪兩個遠遠地看着,眼見得是小孩子玩耍胡鬧得過火,正要趕過來善後,忽然事情又變得和諧了,兩位大叔苦笑,也就停步,沒有繼續靠近。這時候還是半夜,沒人留意到黑暗深處還躲着兩個高人。
三個胡作非為的少年,不但沒有受到責罰,還被奉若上賓。
現在,他們大搖大擺地坐在了人家的堂屋中央。
沒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黃糖開水煮荷包蛋,就被端了上來。
大爺點了一杆旱煙管,笑吟吟的道:“三位夜訪我們農家,不知所為何事?”
大爺其實心裏一點也不生氣,他琢磨着這是官家大少爺和大表姐們,微服私訪的樣子。
欽差大臣微服私訪之類的戲文,鄉民們看得最多。
南江縣匪患最盛,如今又是土匪們當了縣長,世道颠倒。土匪雖然當了縣長,過去所造的殺孽洗不掉啊!仇殺什麽的,在南江縣街頭巷尾時常都有發生。
大爺心想:這大概又出了什麽午夜殺人大案,官老爺們出來查案。還好!大老爺們沒來我家,派了小少爺和小姐們來,可見得我家受到牽連不深。沒在漩渦深處,最多算個沾邊的外緣關系。
這樣一想,大爺的心下便忍不住欣慰,臉上也就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在小樓、小鳳、弘毅三人當中,官場做派的經驗,還是弘毅最多。
他自己也覺得自己經驗最多,于是,搶着道:“聽說貴宅前幾日辦了喜事!我們呢,在廟子裏頭找大和尚算過命來,說是有難,需要沾些喜氣方可免災。”
一邊說,一邊掏出兩個光洋放在桌上。
又道:“恰好今日不是吉日,附近都沒有人家辦喜事。我們就只好來得貴府上,補送上這麽小小的一份賀禮!權當是山高路遠不巧來遲了吧!請不要見怪啊!”
這時候,木頭桌子上明晃晃的點着兩根蠟燭,大爺一家子見到銀元在燭光下熠熠發光,一個個眼中跟着都在發光。
一家人皆大歡喜。
大娘最是貪財,立即眉花眼笑的道:“折壽啊折壽!免貴!免貴!我們當不起。”
劉弘毅這麽一說,這件事也就算遮掩過去了。大娘一伸手就想去拿過桌子上面擺的兩個銀元。
可是潘小鳳的氣猶未消,而且,聽_房的計劃目标沒有實現,她的肚子裏頭窩火,便恨恨的道:“這喜氣!我們根本沒沾到!這兩個大洋,你們敢收?”
大娘被吓了一跳,立即縮手。
眼見得大表姐發怒,大爺也笑不出來了——潘家那個女土匪可是殺人如麻人見人怕的,附近幾縣的縣長,都是這位女寨主的手下兄弟。現如今,眼見得女大王的侄女兒發火生氣,這一家人一個個也都緊張瑟縮起來。
大爺力求鎮定,又吸了一口煙鬥,卻不小心嗆到,弓着背咳嗽起來。大娘站在背後,替他揉着背心。
老漢兒應付不來,做兒子的就勇敢站出來接招了。
那位新郎官跨前一步,走到潘小鳳旁邊,代父母受過,問道:“大表姐!請直說吧!要怎樣才能沾到喜氣?此事既然關系到幾位的禍福,我們姓範的一家人,自當盡心盡力,幫上幾位這個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