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時候,葉小樓所曉得的,仍然還只是:易曉風想要弑父。
她并不知道少帥弑父奪母,所要奪得的那個庶母,竟然就是葉小樓自己。
小樓根本沒有料到自己就是當事人,她一直就是這道漩渦的中央要害。
她更加料想不到,易曉風根本沒有認真想要殺死他爹的那份歹念,他只是看多了當下第一流行的佛氏心理學讀物,又急着要下說辭,為了産生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強烈效果,這才誇大其事,口無遮攔的胡說八道起來。
聽到易曉風忽然那麽一說,葉小樓當時就覺得石破天驚。
殺死易劍庵,實在是一件大事情。
這件事情大得有些過份。如果易曉風的企圖得逞,不僅僅意味着督軍府以及第二軍群龍無首,部分權力落入年輕的少帥之手。還另外意味着這個似是而非的民國位面,其秩序被進一步攪得更亂。
葉小樓穿越來到的這個位面,本來就和歷史書上記載的那個真的民國,在很多細節上大不一樣,但是時代大趨勢的運行方向,卻是沒出什麽亂子。
雖然歷史書上有名的幾位四川大軍閥:熊克武、楊森、鄧錫侯、劉湘,在這個位面統統都沒有出現過。
但是,傾向于廣州革命政府的進步軍閥,與投靠了北洋系吳佩孚勢力的反動軍閥之間的鬥争,卻從未停止過。
漢陽兵工廠始終是這個軍閥時代萬衆矚目的一個重要焦點。
光榮北伐之戰,遲早會圍繞着武昌城頭,激烈上演。
在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武昌大戰裏,攻克武昌城的,應該是葉挺将軍……但是,在葉挺的那個營成功将革命旗幟插上武昌城頭之前,應該由川軍楊森部隊先期充當革命炮灰,為葉挺部隊掃清道路。正是楊森部隊的前赴後繼和英勇犧牲,為北伐軍有力削弱了吳佩孚守軍的戰鬥力。倘非如此的話,葉挺将軍恐怕就無法順利登上武昌城頭。
倘若北伐大軍拿不下漢陽兵工廠。蔣校長的統一大計很難順利取得成功。
倘若葉挺将軍拿不下武昌堅城,未來的新四軍就不曉得還能不能夠應運而生……沒了新四軍的話,八路軍也就不太靠譜……這個位面也就徹底亂得沒譜了。
葉小樓來到的這個時空,本來就沒有楊森和他的部隊。
教科書裏出現過的那個成都王楊森将軍,要等到1924年,才着手開發和建設春熙路。
可是,葉小樓來到的這個位面。成都城早就有了春熙路,這縱橫交錯的幾條繁華大街,作為成都街市的經濟和軍閥公館中心,由龍克誠、龍家駿父子提前開發建設出來。
楊森是有過十三房姨太太的。易劍庵恰好也是這樣。
楊森喜歡開拓一個工商業繁榮的新成都,還喜歡扶持電影公司拍攝流行的愛情大片。易曉風也有同樣的興趣和追求。
這樣一來,葉小樓就不得不犯起暈來。
數年之後,在武昌城下激戰吳佩孚大軍的四川将領,究竟會是誰呢?龍家駿?易劍庵?還是易曉風?
不管是誰都行,這個人絕對不能沒有。
川軍倘若不能在1926-1927年間配合北伐革命軍,及時向湖北武漢出兵支援的話。北伐之戰恐怕就會面臨失敗的風險。
所以,易劍庵不能随随便便的去死。
除非易曉風能夠穩穩當當地全盤接過四川督軍府的領導權。
倘若曉風弑父之後,能夠順利贏得易家第二軍全體官兵的衷誠擁戴的話,那麽易劍庵早點死了倒是一件好事,這個魂淡實在是個該死的屠夫大帥。
可是,如果易曉風在弑父之後無法順利控制住易劍庵統領着的的十多萬精銳之師呢?
易家第二軍一旦發生嚴重的內部紛亂,川中的局面會演變成怎樣一副不堪的結果?這實在難以想象。
所以,當易曉風提出想要弑父的野心企圖時,葉小樓并不敢貿然予以支持。
把已經夠亂了的這個軍閥天下。弄得更加混亂不堪,這不是葉小樓想要看到的。
雖然她只是一個女生。她對于軍國大事的态度并不怎麽積極,她來到這個位面之後的打算,全部都圍繞着各種忽悠和好玩來展開,可是,她也不敢輕易成為一個遭到當世之人一致怒罵的極端禍亂分子。
當易曉風提出弑父奪母的瘋狂想法時,葉小樓做出的反應,因此而變得十分奇特。
她忽然變得嚴肅謹慎起來,慎重诘問道:“你這是一時沖動呢?還是精心策劃好了以後的全盤計劃呢?”
易曉風其實根本沒有做過相關的任何籌謀計劃。
但他為了圓起自己所吹噓的這套大話,他不得不進一步欺诳說道:“當然!我籌謀已久,已有了萬全的打算!”
葉小樓聽到對方這麽說,心裏倒覺得安慰了些。
她最擔心害怕的,就是易曉風沖動亂來,把川中局面攪做一團漿糊,從而令得數年之後将要引爆的北伐戰争之中,葉挺的部隊在武昌城下得不到川軍部隊的大力支持,終于飲恨長江之畔。
既然易曉風已經有了完全的籌劃,那麽,事情也就變得完全兩樣了。
易曉風雖然年輕,卻沒有易劍庵那麽兇殘。四川第二軍以及督軍府的權柄,倘若能夠落入他的控制之中,對數千萬川中軍民來說,也都是件大大的好事。
可是!當初易劍庵發動兵變,武力驅逐龍克誠勢力,豪奪四川省督軍大帥權柄的時候,那是通電全國,并獲取了多數軍閥大帥一致支持的啊……那些軍閥大帥們,顯然不是平白無故發來賀電表示支持的……私下裏,易家軍派出的使者們,卑辭厚幣的外交收買舉動,一定沒有少幹。
卻不知易曉風所謂的萬全打算,有沒有遺漏這樣的一系列關鍵環節?
小樓覺得此事頗有蹊跷,易曉風恐怕只是一廂情願吧?葉小樓表示很難相信,這個十七歲的少年能有那個本事?妥當下好如此兇險的一局大棋,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此事絕非幾個人密謀幾天就可以輕易辦到的,這種事情需要依賴于一個強大的秘密團隊,通過機密而高效的地下合作來悄悄完成。
“這麽說起來的話,東北張大帥,北京段大帥,武漢吳大帥,以及重慶劉大帥,還有西北軍的諸位将軍們,他們都已經知道并且默許此事發生了?”
葉小樓畢竟還是把易曉風視為一位好朋友的,她做出這樣的提問,乃是出于關心這位少帥的安危禍福。
以他易家太子的身份,要想刺殺易劍庵并不困難,在易劍庵死後想要順利接掌督軍府以及第二軍的兵權,那可就艱難的很。
根據葉小樓對于軍閥時代各級權力結構的認知,她想得十分明白,此舉必須要得到各路大帥的支持和默許,才能夠順利達成目标。
要想得到各路主要軍閥的支持,就得在事前派出若幹密使,分赴各地進行極其機密的外交斡旋。
這就意味着,這些割據大帥們,此時已經了解到易曉風的弑父打算,他們随時可以出賣易曉風的企圖,将機密洩露給易劍庵本人知道,這樣一來的話,易曉風必定死無葬身之地……易大帥身邊簇擁的姨娘衆多,當他殺死自己嫡親長子的時候,不會有半分猶豫。
“各路大帥們倘若不肯替你保密的話,你的小命兒,可就危險了啊!”
葉小樓此刻完全料不到易曉風正在騙她,她倒替易曉風的命運擔起心來。
她一邊擔心,一邊又為他感到高興。
——如果易曉風真的有心大義滅親,辣手除掉他那個反動軍閥老爹的話,那麽,賀元希也就不會再選中易曉風的人頭來做投名狀。
葉小樓并不想看到易曉風就這麽莫名其妙死在德國表姐的暗算之下。
這将是一件意義十分重大的好事情。
因為內心為易曉風不必再枉死而感到由衷的喜悅,再加上此事牽涉甚廣,需要顧忌的方方面面實在是相當的冗雜,葉小樓乍然聽說了易曉風的弑父企圖之後,腦子裏立即加速運轉起來,從各方各面開始迅速權衡此事相關的各種利害,以及牽涉到此事成敗的各種關鍵要點。
心中這麽一忙一亂之下,她便沒有及時去甄別易曉風也有虛言瞎話的重大嫌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