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號起了個大早,唐母連鬧鐘都沒響就起來了,一直很興奮,不停的催促還在床上眯着的唐小燕。
“人家說啥時候來沒?咱可別起晚了,等人家叫那多丢人。對了,用我跟着去不?”
唐母的興奮勁令她不停的騷擾睡夢中的唐小燕,最後唐小燕受不了,繃直了坐起來,半眯着眼睛咕嚕了一聲:“娘,才幾點啊,人家還沒來哩。你讓我再睡會兒。”
“都六點多了,還早?”
鄉下農忙時節天氣熱,村民們都起得早,四五點鐘起來到地裏去忙活。等到日頭升上來再去幹,身體受不了不說,也幹不了多少的活。
唐母習慣了早起,從五點冒頭那會就醒了。只是這裏不是農村,不需要她早起掃地做飯,唐母自己在房間裏逛了好幾圈,最終忍不住來騷擾唐小燕了。
許編輯給的時間是八點鐘到達,衆人在雜志社碰頭,到時候在一起出發去另一個集會地。因為許編輯所在的雜志社不屬于晉市的龍頭老大,他們也只是響應其他雜志社的號召,大家湊在一起交流一下經驗。
被唐母攪得困意消失,唐小燕只好穿衣起來。
兩個人出了房間去餐廳用了飯,剛剛七點鐘。
和她們一個樓層的作者們稀稀落落接連出來,唐小燕是這裏頭年紀最小的,比她大上許多的說不上話。
唯有一個女孩子,二十歲的年紀,名叫何穎。何穎的性格頗為安靜,還是唐小燕首先開口搭讪,兩個人才熟起來的。
因為唐小燕年齡不到,身邊要有監護人守着,所以許編輯同意唐母也跟着過去。只是到了那裏,唐母需要在外面等着,作家交流地不允許無關的人進出。
唐小燕等上何穎,和唐母三個人一起直接到的雜志社。
雜志社知道她們是誰,直接将人引到作者等候的房間。
後面陸陸續續其他的作者也來了,許編輯是領頭的編輯之一。等到八點鐘,編輯們便領着一群人出發了。
到達會場地,一進門就被裏面的大空間給鎮住了。
大廳頗有幾分一望無際的感覺,整個建築的裝修富麗堂皇。地板锃亮,鞋子踏在上面發出噠噠的輕響。
他們這烏泱泱一群人進來,站在大廳裏,從上往下看卻只是一群聚集的螞蟻,足可見這大廳的面積之廣。
唐母也被眼前的情景鎮住了,随後又吐槽,又不用來住人,露着這麽大塊地方簡直是浪費土地。
他們這一行人進了大廳,往右拐進電梯,一直到五樓才停下來。
沿着樓層道蜿蜒,一直到一扇門前才停住。
門是開着的,裏面有人守着。進去的人需要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明才能進去,就是挂在唐小燕脖子上的挂牌,是許編輯今早統一發給大家的。
牌子上寫了作者的筆名,以及所屬雜志社。
唐母被留在了外間房裏坐着等,唐小燕跟着許編輯進了裏面。
像是大學講堂一樣,後面的座位成排依次由高到低延展到前面,能容納上千人。前面的講臺羅列了一排的桌子,上面擺着每個座位所屬人的名字,都是有名的老牌作家以及這次交流會的舉辦人。
許編輯領着雜志社的一班作者做到他們區的位置,唐小燕正和何穎挨着坐在一起。
“這個就是交流會,其實多半是聽上面人講話。到時候你們有什麽問題,可以去問自己喜歡的額作家,也可以當堂發言。”
許編輯告訴唐小燕他們。
唐小燕的出版書籍賣的雖然好,也在國內打出了一定的名聲。可是她和那些早出道的作家相比,仍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是個新人。
許編輯說,這次除了交流寫作外,還會給近兩年對晉市文化做出貢獻的作者頒獎。那意思暗示,她們都有機會。
何穎和唐小燕不在一個版塊寫作,唐小燕的主場是兒童文學,何穎則是少女情感生活。這時候的紙質出版雜志不敢明目張膽的寫愛情,就算有朦胧的情感,也只是用印象派的手法描繪出來,朦胧懵懂。
何穎在這方面的寫作尤其出色,青春的迷茫和疼痛被她描寫的栩栩如生,豆蔻年華情感微動的少女都喜歡她筆下的人物。
唐小燕立刻問起何穎關于少女小說的描寫來,兩人低語交流心得。
唐小燕暗暗想,少女這一塊對于她來說,要比寫純粹的兒童小說來的容易。因為少女們的心思她自認摸不到十分,也有七八分。
灰姑娘是個永遠不落伍的話題,不管多年後有多少人嫌棄這種門第不當的愛情,鄙夷灰姑娘的無用。可擁有少女心的年輕姑娘們仍舊被它吸引,因為這種故事滿足了少女們對所有純粹美好的向往。
唐小燕現在的年紀說小不小,可算不得大,寫愛情故事仍顯得不大恰當。
“其實我特別想寫灰姑娘的愛情故事,灰姑娘遇到王子,兩個人幾經磨難,不改初心,最終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了一起。”
唐小燕對了對手指,做出個可愛的賣萌表情。
何穎被她的表情逗笑了,說道:“那你就寫呀,到時候問問許編輯,列一個大剛給她,看看行不行。”
接着,何穎又說了些她在這方面的寫作經驗。
等兩人說到一半正酣時,正經的大會開始了。
主持人開場白,介紹坐在上首一列的作者都有誰,有什麽為衆人知的著名作品。一陣掌聲之後,舉辦者,晉市的文學工作者以及贊助的企業家們一一發言。等他們說完才輪到作家們說話。
唐小燕事先拿了個本子,聽人說兩句,有管用的就記下來,不時地和何穎說兩句話。
中間有一個歇息的時間,上面的人說的累了,下面的人坐的也僵了,正好可以起來走動走動,松松筋骨。
“感覺怎麽樣?”
何穎問唐小燕,見她拿着紙筆記得還挺認真,何穎心裏也忍不住對這小姑娘産生敬佩。
唐小燕把記得密密麻麻的本子拿出來,展示給她看,說道:“還行吧,有的聽着有用,有的很無聊。上半場他們官話說的挺多。嗯—你說什麽時候頒獎啊?”
何穎笑道:“反正有你的,着什麽急。”
聽唐小燕口音,她普通話說的雖然好,可跟唐母聊天時兩人卻操着一口鄉下方言。何穎是城裏人,對于方言聽不甚懂,只是覺得她們說話的方式很好玩,還帶點文言文的遣詞造句,讓她覺得很新鮮。
唐小燕的書何穎看過,因為雜志社的雜志她每一本都會買,從頭看到尾。關于唐小燕的作品,她開始看就被驚豔到了,因為那種哥特式風格的文字描述,文風很成熟,對她很有吸引力。
何穎有理由相信,唐小燕能拿到一分獎項。
歇息過後,下半場開始了。
下半場的作家們比之前的幾位要年輕,說話也有意思得多,底下坐着的人被引出了興趣。其中還有人掌控現場能力強,和下面坐着的一群人互動的熱鬧。
唐小燕也湊熱鬧問了幾個問題,她倒是越來越精神了。
演講結束後,最令人矚目和期待的頒獎環節終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