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
桌盤上冒着熱氣的茶杯被王氏一怒之下全部掃落。
“她當真這麽說?”
“主子,這可是下人們親耳聽到的還能有假,何況當時門前的侍衛可是全聽到了。”
果然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司徒末和沐夜華剛才在門前的那段稱不上争吵的事就被王嬷嬷傳給了王氏。
本來夫妻之間拌嘴也屬正常,就算王氏對司徒末不滿,也不能明着去插手。
誰知王嬷嬷別的不說就将這個“克夫”字眼咬的極重,一下子就将王氏的臉色變得鐵青。
“本來礙于三兒不能那麽快動手,看來計劃不能不提前了,”說着轉首看向一臉精明的王嬷嬷,“王嬷嬷你下去盡快安排,恰好三日後是一個上山祈福的好日子,就選擇那個時候吧。”
“是,老婆子這就下去安排,不過到時我們要如何向三少爺說?”
王氏擺擺手,滿臉的陰郁,“就說去拜送子觀音娘娘。”
王嬷嬷猶豫了下,不過想起自己心中的計劃還是問了聲,“那到時如果被三少爺知道……”
王氏勾唇一笑,“無事,這段時間你我也都看在眼裏,三兒就沒和老三家的同房,想來也沒什麽感情,就算事後他知道了,難不成還能怪罪到他親娘身上不成?”
“是,是老婆子多慮了,三少爺從小是老奴看着長大的,那份孝心也比其他兩位少爺要來的濃一些,斷然不會為了一個女子和主子翻臉。”
“恩,你下去安排吧。”
“是,老奴這就下去安排。”
王嬷嬷下去後并沒有直接去找以前在背地裏不知幫她幹過多少龌龊事的柳鋼,而是先去西苑的下人房将她那個遠房侄女小娟換了出來。
畢竟年長,而且是王氏身邊紅人,所以沐府的下人見了她都會恭敬的喊聲王媽媽。
“王媽媽,你來找小娟嗎?我去幫你喊喊,”說話的是沐府二少奶奶身邊的婢女小菊,這丫頭平日裏也機靈的很,特別是見了王媽媽,那個小嘴巴像抹了蜂蜜似的,出口的氣都冒着甜膩膩。
小娟今日穿了一身鵝黃色衣裙,樣式雖然好看但卻能看出是別人穿過的舊衫子,她聽到這個平日裏對她照顧有加的姑姑喊她,就抹幹淨雙手跑出來了。
“姑姑,你找我?”
“恩,來給你送幾件換洗的衣裳,”王嬷嬷笑着看了眼四周,然後悄悄的向她使了使眼色。
小娟在鄉下時就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勾搭一些男人,家裏雖然窮,但是她過得日子可算是滋潤,平日裏養尊處優,心裏也算滿意。
不過鄉下終歸是鄉下終究是比不上城裏,所以當王嬷嬷給她一封書信要她來沐府幹活時就立馬答應了。
可想而知,一個養尊處優的丫頭能幹什麽活,想必她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這會不是見王嬷嬷來找她了,所以一看王嬷嬷的眼色,她就知道機會來了,心裏頭可是高興成一團了。
轉頭對着站在一旁的小菊說,“小菊,你能不能幫我将這幾件衣服放到我的木床上,雖然同在一個府中,但能和姑姑相見的機會并不多,我想和姑姑說會話,好不好?”
小菊趕緊點頭拿過她手上的包袱,“哎呦,小娟你不要客氣啦,這點小事,你快去和王媽媽多聊一會,我這就幫你拿進去。”
小菊可精明的很,這會一個小恩說不定以後會有大的甜頭吃,連忙樂意的轉身幫她拿進去。
“姑姑,我們去那邊說吧,平常下人都不會去那裏。”
王嬷嬷一看點了點頭。
兩人來到一顆粗壯的柳樹後,還是小娟耐不住性子先開口。
“姑姑,你找我來是不是有什麽事情需要幫忙?”說是幫忙,但她兩只眼中的精光可寫着明明白白,王嬷嬷找她來可不全是幫什麽忙。
“三日後老太君要去山上祈福,到時你跟着去吧。”
小娟一聽,額頭都快放光了,急忙問道,“那三少爺去不去?”
“三少爺不去,就光是三少奶奶去。”
“哦,”王嬷嬷一說沐夜華不去,小娟臉上的亮光瞬間滅了。
王嬷嬷沒好氣的罵道,“瞧你這點出息,你要明白小不忍則亂大謀,讓你跟着去就去,難不成姑姑還會害你不成?”
雖然沐夜華不去讓她失望,但小娟還是高高興興的點頭,畢竟姑姑讓她跟着去肯定是有什麽道理。
“不過我跟着去主要幹什麽?”小娟疑惑的問道。
王嬷嬷招手示意小娟靠過來,兩人嘀嘀咕咕說了半天,越說小娟臉色越亮。
說完後,王嬷嬷讓小娟先行離開,自己則向沐府後門走去。
……
竹園中,司徒末将滿頭的金釵簪子剛取掉,還來不及換身衣服就聽下人通報王氏手底下另一個年長的嬷嬷在前廳等着她。
畢竟也算是在沐府比較資深的長輩,雖然是下人,但她可是王氏身邊的人,切不可怠慢了去,要不最後吃罪的可是她自己。
微低一下頭可保自己一陣平安,在司徒末心中認為一直很劃算,她何苦為了地位架子給自己挖個坑,這些虛浮的東西能值幾個錢?想必在她這裏連一份豆腐腦都買不下吧?
“小九,你先去前廳提壺好茶,對李嬷嬷說,我随後就來。”
“好的三少奶奶,小九這就去。”
小九離開後,司徒末随手将自己繁瑣的發髻拆掉,然後用一支青綠簪子固定在腦後,滿頭的烏絲乖乖順順飄在身後。
眼簾低垂,看了會手中靜靜躺着的那只晶透玉簪,玉簫已經贈與安岱,徒留這個玉簪冷清清的躺在她手掌心中。
今日的事,被那個馨欣公主一番鬧騰,終是沒能安安順順的将曲子彈奏下來。
不過也算不上是什麽壞事,至少平平安安的回來了。
這輩子,別的不求,就只想平靜的過一生,至于那個李嫣,不管是出于什麽理由,她想不出意外,三個月內李嫣必定入府。
至于是以什麽個身份入府,她想大家應該都心知肚明。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