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孝媳十
汪正德肩膀上是受了傷的。
家裏人不讓他出來, 他自己出來上茅房時聽見冬雨和曾經一起長大的小姐妹在廚房悄聲說這件事,才知道孩子這麽快就已經成了別家的人。
他确實沒有指望這兩個孩子養老,一來他自己還年輕, 日後肯定還有其他孩子。二來, 這沒有放在身邊養的孩子,就算願意孝敬他也是礙于外人目光,怕人說閑話不得不孝敬,絕不會多貼心。
沒想和孩子親近,不代表他願意将這孩子送給別人。
要知道, 這上了別人家族譜, 改了別家姓氏,有了其他親戚,回頭無論他是個什麽情形,孩子都不會管。他如果找上門去,孩子認不認他,就不是母子可以決定的。就算他拿孝字來壓,倆孩子沒法拒絕, 蔣家和周家可不會幹看着。
也就是說,潘秀麗帶着孩子這一認親, 等于找了兩家幫手。蔣周倆家在當地族人可不少……這孩子今日過後,就真的不是汪家的血脈了。
汪正德心裏很不是滋味。
趙家的酒樓生意很好, 認親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 而是大喜事。周氏沒有将客人安排在雅間, 而是就在大堂裏。因此, 高玲珑察覺到外面有人在看, 自己擡眼就看到了汪正德。
汪正德心中很憋屈,雖然他要生孩子, 可這不是還沒生麽,過繼給周家的孩子是他如今唯一都兒子。
還是得争取一下,汪正德大着膽子進門,當着滿堂賓客的面大聲問。:“潘秀麗,誰讓你把孩子過繼給別人的?你跟誰商量了?”
周氏早就猜到了會發生這種事,當即起身:“汪正德,那麽多人都看見你是怎麽對待他們母子的,你這臉皮可真厚,怎麽好意思上門來找茬的?貓狗畜生都知道護崽子,你不養活孩子,還不讓他們過繼,生生堵了他們活下去的路,你是不是想讓他們去死?沒見過你這麽惡毒的爹。”
在坐的都是周家的親戚,端着周家的碗,當然要幫忙。一時間衆人紛紛附和。
汪正德就猜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一時間臉都白了。
今日過後,他就沒了退路。想要有孩子養老,必須再生。
他一張嘴自然是說不過的。讨了個沒臉,只能灰溜溜離開。
*
鄭冬雨進屋後發現人不在,又看見大門虛掩着一條縫,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跺了跺腳,忙追了出去。
她猜到汪正德去了趙家的酒樓。果然,隔老遠就看見汪正德從酒樓裏出來,似乎受了很大打擊,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得很不安穩。
他身上還有傷呢,胳膊吊着,再摔一跤可怎麽得了?
鄭冬雨來不及多想,上前去扶。然後才發現汪正德整個人愣愣的。
她心頭咯噔一聲,他該不會後悔了吧?
兩人各自和離,汪正德一個男人,想要再娶的話,費點心思總能找到。她不同,李蠻都主動喝避子湯了她也不去意不減,潘秀麗又将他們兄妹倆在一起的事情嚷嚷了出去。如果汪正德不要她……就只剩下那些窮的或是年紀大的,她折騰一場,可不是奔着給人做後娘和吃苦來的。
“大哥,你……不高興了?”鄭冬雨眼圈微紅,“你該不會後悔了吧?”
汪正德回過神,抹了一把臉:“沒!走吧,回家,省得娘擔心。”
他确實有點後悔,可事已至此,後悔無用。
汪母卧病在床,幾乎是日夜都在咳,夜裏睡不好,全靠白天補眠。沒聽見外頭的傳言,醒了之後發現院子裏一個人都沒有,她又有點想喝水,忍不住就覺得哪怕是自己養大的女兒也不夠貼心。以前沖着前兒媳可以大呼小叫,如今卻不能随心所欲。心裏正有點小煩躁,聽到大門推開的聲音,汪母那點兒煩躁奇跡般就被撫平了。
沒時時刻刻守着她,但出門很快就回,也算是心裏有她。
汪母正想喊他們送點兒熱水來喝,忽然就聽見二人在說話。
“我早就看出來了潘秀麗不是個好的,過去幾年,汪家也沒有對不住她,如果不是你傾盡家財給她買藥,她也生不出小寶來。你不就是氣頭上說了幾句難聽話麽,她可倒好,一轉頭就把小寶送了人。”
汪母一臉的茫然。
她怎麽聽不懂這話呢。
“正德,你進來!”
汪母心裏很慌,語氣也帶出了幾分。
汪正德知道這事情瞞不過去,見母親問了,便原原本本說了。
“昨天潘秀麗揚言說要讓兩個孩子與我斷絕關系,不讓他們養我。當時我沒放在心上,這孩子是我生的,不管什麽時候,我都是他們的爹,可我沒想到……”
如今孩子上了別人家的族譜,有了其他的親人,也有了靠山。孩子主動奉養,人家不會管,可要是孩子不想養他,他死皮賴臉登門,那些人絕不會幹看着。
汪母又急又氣,一輪咳嗽過後,氣得捶被子:“潘秀麗這個毒婦!”
心裏再恨再惱,奈何下不得床,只能在床上罵幾句。
汪正德心裏也恨潘秀麗不講情面,但這事說到底他也有錯,眼看母親生氣時咳嗽得愈發厲害,他想到自己剛打聽到的大夫,道:“娘,城裏有一位孫大夫,擅長治咳疾,兒子帶你去找他瞧瞧吧。”
汪母嘆氣:“家裏沒多少銀子。”
汪正德是個孝順兒子,早就打定主意不管花費多少代價都要治好母親,之前和潘秀麗吵架,然後養孩子,又和鄭冬雨表明心跡,這才耽擱了幾日。
“娘,先去瞧瞧,看大夫怎麽說。”
說起帶母親去城裏治病,汪正德心頭也沉甸甸的。
上輩子潘秀麗沒想過男人要與自己分開,跑回娘家去找那些親戚湊了十兩銀子,第一次那位姨母就給了八兩。
都說窮家富路,手頭有銀心不慌。汪正德帶着母親去城裏求醫,第一次就花掉了半數以上的銀子,但那大夫确實不錯,保證說只要喝上他的藥,不說痊愈,定會有好轉,至少不會這麽咳,且于壽數無礙。
雖然他的藥貴,但确實有效。
債就是這麽欠下的。
能夠活着,誰又願意死呢?尤其汪母自從落水之後日子很不好過,從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做夢都想把自己的病治好,哪怕知道一去會花費不少銀子,她也想去。
“可是你身上有傷。”
“不要緊。”汪正德今日去找潘秀麗時,能夠感覺得到那些人落在自己身上的異樣目光。想也知道他們會如何議論汪家,絕對沒有好話。
去城裏求醫,也能暫時避開這些風言風語。
鄭冬雨自然想去,從小到大也就當初成親前和李蠻去過一回。奈何我的銀子不多,只在外城幾條街上轉了轉,饒是如此,也見識到了城裏的繁華和熱鬧。不知道內城又是怎樣的奢靡華美。
“我陪你,讓爹也一起吧。”
汪父有一個能幹的兒子,每日什麽都不管。哪怕要去各個村裏找豬來殺……這活兒根本不費事,附近幾個村子誰家有豬跑幾趟就能弄個明明白白,一個月裏拿幾戶人家的豬可以殺他心頭都有數,壓根不用天天跑。空下來的時間他都在茶樓看戲消遣,或是與人閑聊。
聽到兒子請他進城,他滿臉迫不及待。去了之後,回來又有吹噓的本錢了。
天蒙蒙亮,一家子就租了馬車離開了鎮上。
*
高玲珑帶着兩個孩子搬去了周家所在的宅子。
這是一個小四合院,除了正房之外,左右兩邊都有廂房和耳房,母子三人住着寬敞得很。
安家不易,周氏特意回來一趟,帶着高玲珑去采買。她的意思是,東西能用就行。
高玲珑則不然,想要買好點的,不想湊合。
周氏見她堅持,也沒不高興,反正東西置辦了可以用好些年。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高玲珑林林總總選了一車,攏共二兩銀子。周氏要付賬,高玲珑率先付了。
來之前周氏已經打算好付賬,看潘秀麗挑挑揀揀的,心中難免生出幾分不愉,眼看人家自己付賬,她又很不好意思:“說好了由我照顧你們的。”
高玲珑是還沒有騰出手來,安頓下來後絕不會缺銀子花,從來就沒想過帶着姐弟二人由別人照顧。
真收了周氏的東西和銀子,那是寄人籬下,周氏再好心,也一定會對母子幾人的日子指指點點。比如每天吃什麽,一年做幾套衣衫,甚至是和親戚來往送什麽禮……這可不是高玲珑想要的。
“我也說過,過繼孩子只是想讓他們和汪正德再無關系。”高玲珑認真道:“你給我們母子一個住處,已經是幫了大忙。別的都不用管,日後咱們是親戚,各過各的就行。”
周氏啞然:“可你一人帶着兩個孩子,現在是有點積蓄,以後拿什麽養活他們?”
高玲珑早已打算好了:“過去幾年我都在養身子,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吃食上,無意中學會了點豆腐,回頭開一間豆腐坊。請個大娘幫我磨豆子,我自己點。應該能行。”
周氏半信半疑,點豆腐要是容易,鎮上也不會一家賣豆腐的沒有。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周氏立刻轉身買了幾斤豆子:“回家試試。”
點豆腐呢,最要緊是掌握火候,其實摸清楚了工序,大部分人都能點出來,可想要點得好吃,可不是容易的事。
而這個鎮上的人,甚至都不會點。豆子多半是用來炖肉,那玩意兒想要炖得軟爛還費柴火。
點豆腐得先定做磨盤,今天是吃不上了。
另一邊的汪正德輾轉找到了大夫。
孫大夫查看過後,道:“能治。不過呢,這病頑固,得一直喝藥。醜話說在前頭,藥錢比較貴,我這裏概不賒欠!”
汪家人一時間又喜又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