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生女的媳婦(完)
李啓苗跑來勸, 純粹是聽娘家人在說這件事,也看不慣叔嬸住在廢墟裏,所以才想着幫二人找個去處。
她從來都沒想要照顧那二人, 按照當下的世俗規矩, 那邊怎麽也輪不着她一個出嫁女來照顧。就算是大梅姐妹幾個真的不管,最後也是他娘家的弟弟來照看。
“你心裏就沒有一點兒規矩孝道嗎?”
高玲珑冷哼:“本來是有的,可他們當年那些所作所為根本就不是人幹的事,所以,如果他們死了, 姐妹幾人最多是去磕一個頭。其他的, 別想了。”
李啓苗勸不動,也沒有多說,她自己的一堆事還焦頭爛額呢。張小花不是個好脾氣的人,嫁去了苗家後,嫌棄人家是個瘸子,根本就不願意與人圓房,三天兩頭就吵架, 一吵架就回娘家。而苗家那邊怕她回來之後再也不願意過去。每次都會跟過來将她兒媳婦接走。
反正,小花願意留在苗家, 他們就願意把姑娘留下。如果張小花不願,那他們就會把人帶回去。
李啓苗感覺, 兒子的這親, 好像是成了, 又好像沒成。一點都不穩妥。她管不了張小花, 也管不了苗家人的做法, 只能盡量對兒媳婦好。可那個姑娘……是個木讷的,腦子有點兒不夠數, 別人讓她做什麽,她就做什麽,尤其信任苗家的人。
張母到底是疼愛大孫子的,女兒都已經嫁出去了,就算回來也嫁不着什麽好人家。每次都會勸她跟女婿一起回。
張小花哭得很傷心,她覺得連母親都不疼自己了,本就是個不樂意受委屈的性子,眼看所有人都不幫自己的忙,她去鎮上買了一包藥,直接将瘸子毒死。
用她的話說,既然不能和離,那就喪夫。做了寡婦,總能改嫁了。
張母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都驚呆了。
好在被毒死的只是苗瘸子一個人,張母得知了自己女兒的所作所為之後,來不及多想,塞了一把銀子給她:“快走,跑得越遠越好。一輩子也不要再回來了。”
張小花覺得母親小題大做:“不會有人發現的。再說了,那一家子膽子小,就算知道了,也不敢去報官。”
她說得沒錯,苗家人确實不敢去城裏報官,發現瘸子沒了,老兩口特別傷心,跑到張家讨要說法。
張家能說什麽?
賠命是不可能賠的,也拿不出銀子來賠。苗家一怒之下,直接就将張小花抓走了。
張小花在夜裏逃了,她不敢去城裏,直往山上跑。
她一個連家裏的農活都幹不利索的姑娘家,去了大山裏只能啃草,也不敢太往深處去。不過才兩三天,整個人已經狼狽不堪,比街上的乞丐還要髒臭。大山中住有打獵為生的山民,有個滿臉絡腮胡的男人發現了她之後,将她帶了回去。
那男人常年在山裏,很少與人說話,久而久之,他都不願意開口,平時就跟個啞巴差不多。偶爾說一句話,張小花還聽不清楚,只能靠猜。
她知道,自己回家後,爹娘還會把她送到苗家讓其消氣,她會死。沒地方去,便老老實實給男人洗衣做飯。第二年還有了身孕。
可是大山裏的日子太苦了,直白點說,吃鹽都得省着點。也沒有糧食吃,每天都是男人打回來的肉和菜。要是沒肉,就只能吃草。
不過短短兩年,張小花就已經老得如同四十歲的婦人。她偶爾也會想起自己之前十幾年過的好日子,弄不明白自己怎麽就落到了這樣的地步。
這一切好像都是從她撺掇張光去欺負四妹而起……她怎麽就那麽看不慣四妹,要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呢?
她後悔了!
如果事情重來一回,她絕不這麽幹。
高玲珑聽說張小花逃了,确定是往山裏逃了之後,就沒再找人,那往後半生,她都再沒見過小花。就算不找,她心裏也明白,小花要麽已經被野獸吃了,就算活着,山裏的日子……也說不清是活着好,還是死了好。
苗家的姑娘悄悄回家了,回去之前,趁夜将張光捆了,也将他的嘴堵住。把人折騰得奄奄一息,第二天張家人發現時,張光已經只能出氣,沒了進氣。
當天人就死了。
自家的人先把苗瘸子毒死了,這人還跑了出去。要是去告狀,那張小花肯定會被抓回來。李啓苗要告狀,卻被張母攔住。
李啓苗不喜歡小姑子,哪裏會為了小姑子妥協?非要鬧着去鎮上,卻被張家老兩口抓住捆了起來。
并且,老兩口還對外揚言,兒媳婦因為孫子走了這事大受打擊,兩個人都瘋魔了,她說的話不能信。
其實,李啓苗這一年蒼老得很快,身子都有些佝偻。她費了不少心思才給兒子找了一個媳婦,本意是想讓兒子過上正常人的日子,結果折騰了一通,兒子卻早早就離世了。她真的大受打擊,也是真的瘋了。
高玲珑聽說了這件事,還特意去瞧了瞧李啓苗,她整個人渾身上下都亂糟糟髒兮兮的,正在地上抓泥巴吃。
就在當年的冬日裏,李啓苗掉入了村裏的小河。很奇怪,那河本就不深,她卻偏偏在裏面淹死了。
好多人都說,這是報應。
經歷過這些事,張家在村裏的名聲并不好。張光的兩個弟弟不好說親,做了老光棍,張母是死了都沒閉上眼睛。
*
鎮上豆腐坊的生意越來越好,高玲珑做出的豆腐幹還賣到了城裏,有城裏的人特意到鎮上,花百兩銀跟她買方子。
到底賣了多少銀子,鎮上的人不知道,反正應該不少。畢竟方子一賣,母女幾人就搬進了三進的宅子住。
之後鎮上出了一件新鮮事,陳家在年後又打死了一個丫鬟之後,碰上了硬碴子,這一家人不接受和解,非要跑到鎮上去告狀。于是,那個性子暴戾之人入了大獄,沒多久愣是給那個姑娘賠了命。那之後陳家人收斂了許多,反正沒再聽說有丫鬟被打死的事。
至于高玲珑私底下去找那個受傷姑娘家人的事,就沒人知道了。
六月,大梅出嫁。
高玲珑如原先說好的那般,給了大梅一個兩進院落還有兩間鋪子,夫妻倆将那個院子改了改,開了一間酒樓。生意做得不錯,一年後,大梅就做了娘。
二妹确實招贅了。
高玲珑對于姐妹幾人是嫁出去還是招贅婿并無要求,她們願意怎麽過,那就怎麽過。
聽說二妹決定在家住,高玲珑特意找她談了半宿。
二妹有自己的想法,她發現母親在梅花過門後變了個人似的,一切都以她們姐妹為先,但凡想要欺負她們姐妹的人,母親都會與之拼命。
這樣好的娘,她還舍不得讓娘老了無依無靠。也沒想過要将娘交給其他的姐妹照顧,交給誰都沒有她自己親自守着來得放心。
她找的是一個從城裏來的庶子,長輩不在,他被家中嫡長兄分出門,家中也不在乎子嗣傳承。又欣賞二妹做生意的能幹,不怎麽敢去外頭應酬,夫妻倆女主外,男主內,日子過得也不錯。
接下來是三妹,鎮上的人都知道何蔥花這幾個女兒的嫁妝豐厚,門檻幾乎被沒人給踩平了。三妹對于要嫁給誰,要嫁個什麽樣的人,那是一點都沒放在心上,一切任憑母親做主。
高玲珑給她挑了一個性子強勢有主見的,夫妻倆成親後就住在她隔壁,跟入贅也差不多。夫妻倆三天兩頭就回來吃飯,有什麽事喊一嗓子就過來了。
四妹受的苦最多,不樂意成親,高玲珑也沒有逼她,将人留在了身邊,對外說四妹不宜早婚,五妹在她生意做到後嫁去了城裏,她後來是個厲害的性子,也不怕她被人欺負。
姐妹幾人,時常都會聚一聚,有高玲珑看着,大家都過得不錯。
*
高玲珑留了二妹在家裏招贅婿,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二妹第一胎生了個女兒,二胎得了兒子,高玲珑對于生男生女生無所謂,只是小夫妻倆喜歡兒女雙全。
這時候距離李啓根沒了已經兩年,此時李老頭只剩下了一口氣,郭氏也老得身子佝偻,走路都慢吞吞。其實兩人并沒有到這種地步,只是兒子乍然沒了,他們的打擊很大。
在這段期間,兩人不止一次的找上門想要讓幾個孩子認祖歸宗,高玲珑每次都把他們趕了出去……在世人的眼中,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于是,為了姐妹幾人不被人指責,高玲珑從不對他們下死手。
兩人不消停,私底下又去找了姐妹幾人,可惜,姐妹幾人早已看清楚了他們的真面目,并不願意與他們多說。平時那都是能躲則躲,認主歸宗更是想都別想。
二妹生孩子,高玲珑辦了滿月宴。
幾乎整個鎮上的人都來了,村裏人也來了不少。郭氏混在人群裏想要進來,剛到門口就被高玲珑給攆走了。
兩人也不離開,就在門口蹲着。
客人們身為外人,也不多勸 ,假裝沒看見。
高玲珑其實故意的,讓外人看清楚她對這兩人的态度。回頭他們做的事情才不會跟母女幾人扯上關系。
等人都走完了,郭氏顫巍巍上前。
她真的老了許多,滿臉的皺紋就不說了,牙都掉了一大半,站在那裏搖搖晃晃,仿佛随時會摔倒。
高玲珑從頭到尾沒有伸手去扶,就默然看着。
郭氏滿臉的期待,問:“我聽說二妹是招贅,那孩子是不是應該姓李?”
高玲珑揚眉,沒想到他們是為此而來。不過,孩子跟誰姓,她本也不在意。聞言笑道:“孩子已經取了名,姐姐何文秀,弟弟何文定!”
李老頭站着都費勁,蹲在那裏沒精打采,聽到這話,忍不住出聲:“怎麽能姓何?”
“怎麽算也不能姓李啊。”高玲珑似笑非笑:“曾經你們不拿姐妹幾個當一回事,如今想靠他們傳宗接代。做夢!我把話撂在這裏,哪怕以後幾個女婿不在乎孩子跟誰姓,就算孩子跟了姐妹幾人的姓氏,那也是跟我姓何,與李家……一點關系都沒有。”
她話說得慢,語氣不容商量。
李老頭“噗”地吐出一口血。
郭氏忙轉身去扶,可身子不太靈便,自己的腳拌着了腳,結結實實摔了一跤。她回過頭:“你……你故意的?”
高玲珑颔首。
這一瞬間,本就蒼老的二人愈顯老态。
分別之後,李老頭當天夜裏就沒了,郭氏又熬了半個月,同樣撒手人寰。臨走時放下了話,誰幫她辦喪事,家裏的地基和田地就給誰。
說到底 ,到了臨死,她還是沒放棄,還是想讓姐妹幾人認祖歸宗。
有李家的長輩知道她的心思,在她還剩下一口氣時,來了好幾個人找高玲珑談話,言下之意,讓二妹回去牽頭辦喪事。
高玲珑拒絕了。
愛給誰給誰,姐妹幾人不稀罕。
郭氏是睜着眼睛走的,臨走前一直看着大門,期待着母女幾人出現,可直到她撐不住,也還是沒見母女幾人的人影。
她後悔了。
撐着最後一口氣,她沖着長輩道:“麻煩您幫我辦後事……之後把地賣了,銀子給……給二妹,讓她……讓一個孩子姓李……”
村裏的長輩還算公正,那邊人一入土,就找到了前來磕頭的二妹。
看着擺在面前的二十多兩銀子,二妹沒接,也不管銀子去處,擡步就走。
最後,銀子被李家侄子瓜分……這也是老兩口最怕的結局。
若二人泉下有知,怕是又要氣一場。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